结核科一病区

【优秀青年医师】刘皇容:温暖有光,她将健康传导给结核病患者

发布时间:2021-10-27作者: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点击:

分享到:
图片

清澈的眼神,暖暖的笑容,在生活里她是一个阳光女孩。细心问诊病情,认真书写病历,在医院里她又化身为一名“健康使者”。她就是2021年广西胸科医院“十佳青年医师”获得者、结核科一病区的刘皇容医师。

注重人文关怀

在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发布的2021年度《全球结核病报告》中显示,2020年全球约有1000万人新发结核病,其中死亡约150万人,结核病依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古老的传染病。作为一名结核科医生,刘皇容在这个传染性极强的岗位上已经工作7年了。在问及她对这个岗位的工作感受时,她并没有对此表现出多少特别,她说:“我们医护人员按规范做好防护和消毒清洁就好了,没什么特别担心的,结核病可防可治,大多数病人只要按疗程坚持规律用药,都是可以治好的。”让她感到担心的是结核病的治疗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,不少人对治疗不甚了解,没有坚持或者不能规律服药导致耐药,增加治疗难度和经济负担。因此,刘皇容医师在诊断开方之外,还要常常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,叮嘱他们坚持规律用药。

图片

在行医中,刘皇容非常关注学校结核病。她说:“学生是一个敏感的群体,相较成年患者其心智发展尚未完全成熟,有害怕被歧视,害怕中断学业,害怕传染给其他同学,作息不规律,叛逆,个性较强。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安慰,而不是简单的开药治疗。”刘皇容医生不仅耐心为患病的学生们提供积极的治疗方案,还耐心解答各种疑问,并给予暖心鼓励。孩子患病,最担心的总是父母,对于坐如针毡的家长,刘医生也不忘宽慰,给予家长心理建设,引导家长共同以积极的方式支持患者。她总是向患者展现“阳光的、积极的”心态,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,最大程度地鼓励患者积极治疗。

学科知识扎实

为了掌握更高层级的医学知识,更好的挽救病患,刘皇容一直在学习深造,屡屡获得优异的成绩。2017年她在北京胸科医院进修学习,以优异成绩通过首都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考试。她多次在广西结核病培训班上进行病历分享,以病历扩宽学员思路,在讨论中了解诊疗规范。在2021年中国防痨协会举办的“结核医声”中青年医护人才演讲大赛上,她演讲的题目为“一波三折的感染”,进入了全国复赛中,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。

图片

刘皇容业务时间喜欢听音乐,还有一副好嗓子。她在网络上看到有人把科普知识编成歌曲,编成情景剧,这种方法使科普知识极易传播,群众也喜闻乐见,还记得住。她和科室的小姐妹们发现,大家对非结核分之杆菌病这个疾病知之甚少,随着这几年非结核分之杆菌病发病率逐年上升,因其表现与结核病相似,导致了早期的诊断困难。为了增加让大家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了解,她们开始策划制作新颖的原创科普小视频。从写歌词、制作道具到演出都是科室小姐妹们亲历亲为。朗朗上口的说唱(rap)形式的科普小视频获得了医院的科普小视频比赛第二名,还被推荐到了自治区相关平台上展播。

深耕学研 倾囊相授

作为广西科技大学的传染病学及诊断学实践带教老师,刘皇容课前认真备课,参阅课程相关的书籍,她的科学严谨的教学及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,深受同学的喜爱,她带教让同学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,用同学们说的话,“刘老师教的实践操作课程我们很有兴趣,考试肯定高分通过”,对自己带教的学生,她总是毫不保留,倾囊相授。

图片

义无反顾 勇于担当

在2020年那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暴发时,大家都非常恐慌,刘皇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响应上级的号召,义无反顾加入抗疫一线,成为广西龙潭医院进驻新建成的全负压隔离病房的第一批医护人员。在她负责的病人中,其中有一位是有抑郁症的新冠肺炎患者,因为需要隔离治疗,情绪低落,为了患者身心都能健康,刘皇容除了每天的询问病情变化外,还特别关注其情绪变化,不断的开导。到了2020年的三八妇女节,刘医生送了一盆绿色植物作为礼物,患者收到这个带有勃勃生命力的礼物后特别的开心,她对刘医生说,她相信出院后她的生活将会和这盆植物一样,充满希望,向阳而生。果不其然,患者很快就符合出院条件,得以回家了。在出院时,患者再三对刘医生进行感谢,医患双方脸上都充满了阳光的笑意。

刘皇容的一位医学老师曾在课堂上说过这么一句话:“德不近仙者,不能成仁医”,直到现在她仍然印象深刻并有了更深的感触。她说:“我未必能光芒万丈,但哪怕是只能发出一缕微光,我也要做一个温暖有光的人,把健康传导给患者。”

图片

图文:刘皇容  

审核:钟华

编辑:陈加琪

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
返回顶部